皇冠入口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

关于城市智慧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初探
发布时间:2022-7-29 16:21:14                  点击次数:898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美丽中国成为新的梦想。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出“建立公园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的理念。针对如何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实现智慧园林、公园城市的目标。本文主要从分析实现智慧园林,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在智慧园林建设中的重要性,常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提升是智慧园林发展的基础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智慧园林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问题对策

第一节 实现智慧园林,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对策

一、智慧园林发展的绊脚石”——缺乏创新养护管理措施及低素质的业务技能

目前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取消了风景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园林绿化工程类建造师资格,导致具有审美意识、专业素养的园林绿化工匠型人才大量缺失现有的养护管理方案、措施方法通常比较单一化和片面化,使浇水、修剪、清理日常垃圾等简单劳动成为其工作主要内容造成个别养护公司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专业人员和骨干身上,而是热衷于临时抱佛脚,仓促搭班子,组队伍。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往往招募一些3869部队,这些人员有的过短期的培训后即上岗有的甚至没有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就上岗。由于临时性工作意识浓工作往往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更无创新意识。他们单纯地认为要保证维护植物生命保证成活率即可这种想法的出现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低养护效果差强人意的状态。对于今后智慧园林的发展,这样的队伍和人员为了绊脚石。智慧园林充分利用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移动技术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人、机、料、法、环的全方位实时监控,甚至利用BIM技术,形成三维设计,实施动态管理。这就需要养护队伍的专业人员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技能化发展在此基础上,无论是行业主管还是企业,不但需要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的花匠、工匠,他们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切实起到担当和引领作用,为城市智慧园林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智慧园林发展的瓶颈——绿化养护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对养护管理企业和人员有着一定的指导约束规范作用,它不但规范员工的行为,告诉员工应如何?怎么还将违反操作规定所带来的后果及处理方式一并告知。绿化管理制度不但体现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岗位责任的法规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更是对工作人性化的一种延伸!目前,在一些经济发展迅速领导重视、注重品牌的园林企业对绿化养护管理制度的编制和实施做得还不错经济发展缓慢欠发达地区特别是非专业绿化企业的做法却稍有不妥。由于个别企业不仅存有侥幸心理并且对绿化管理制度缺乏认识重视,当绿化养护经费投入不足,只能疲于应付致使在养护工作中毁绿、占绿事件时常发生。究其后果:第一,绿化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责任分工不明、人浮于事现象。有的即使有制度也是执行力、工作马虎,并缺乏没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大部分跟着感觉走,你有我有全都有第二,绿化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养护的各个环节缺乏监管,出现问题相互扯皮、相互埋怨,致使养护效果差。因此使用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在绿化管理的施工以及后续的维护工作中做好工作,并且要增强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切实分解各管理者的绿化目标责任,并跟踪目标的实施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才能按照PDCA循环动态控制理论做出成效

智慧园林的发展离不开各项管理制度的支撑,如:劳务实名制度、安全用工制度、数据采集制度、远程监控制度、对各种检测终端的传感器的数据分析与使用、维护制度等等,上述所有的分析也都充分说明智慧园林是建立在一系列管理制度之上的程序化的、多元化的产物。因此只有在制度完善、责任分工明确的养护队伍中,智慧园林的系统才会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三、智慧园林的发展肠梗阻”——绿化养护费用严重不足

的园林建设工程,通常在竣工后需要对施工项目实施技术维护,养护一年或两年。可是在投标前期,一些非园林专业的企业为了揽得工程,往往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工程前期施工费用报的高,后期养护费用报得低,直接导致养护经费不足。而这种绿化工程款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对称、不平衡,已成为制约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直接原因在园林工程进入运营管理期或后期常态化养护管理阶段,由于一些地方财政比较紧张养护费用招标控制价低,加上个和部门对绿化养护工作重要性认识不会使移交后的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经费人为地减少在这两种情况下,无论是施工企业还是养护企业,都会陷入头痛治痛,脚痛治脚的无限恶性循环之中。他们不仅根本无暇考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甚至连一些园林设备、园林工具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如果又是非专业园林养护队伍承包的绿化养护工程。这些企业养护项目部连基本的养护费用都不足,又怎么能有资金投入到智慧园林系统的建设?这种结果不仅会直接导致园林绿化不能有效管护,景观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和最优美的展现,更不会能对加强智慧园林的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运用智慧园林手段,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

众所周知,绿化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十分重要养护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反映到绿化工程所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通过良好的园林绿化后期养护管理工作,使园林设计工作者的思想得到完美的升华,才能带给人美的享受。其景观效应,才能得佳的发挥和显现换言之良好的养护管理,不仅可以达到城市画框的作用而且可以广大市民爱护美景及公共环境意识,彰显园林绿化工作的魅力如果智慧园林得以实施,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现场指导等方式,及时阻止市民的损绿行为的发生。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园林绿地的墒情、肥力、温度、盐分、病虫害、冰雪冻害及苗木生长进行实时监控,分析苗木生长的状态,使其在可控的条件下,进行有序生长。相反,如果养护管理工作虎头蛇尾建设好的园林工程也可能功亏一篑,不仅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园林工程建设目的达不到,甚至造成美景毫无情趣、局部荒废的现象发生!

第二节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在智慧园林建设中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地域环境中,运用一定的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局部的地形改造,种植乔木、花卉、营造建筑、园路或假山、叠水,把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转化为具体风景园林的过程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传统的施工方法:作为项目经理既要按照绿化技术设计人员的设计规划,并按设计定位图进行绿化种植,又要敢于打破设计束缚,遵循设计理念,因地制宜做好现场平面布置,使其达到预期效果。这样做的结果是:如果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审美能力和施工经验,可能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相反,则会造成呆板、单调、生硬的效视觉感受,丧失了园林风景的魅力所在。如果能够运用智慧园林系统,运用BIM技术,进行情景模拟和再现,就会避免这一尴尬局面和矛盾。外,如果单纯只重视前期施工及种植栽苗还不够,还更应重视后期的养护与管理。因为一项园林工程或一个园林作品能否达到应用的效果,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常态化的养护与维护管理水平,只有通过切实做好园林绿化的养护和维护,人在画中游美景才能逐步显现出来。也就是说养护的成败实际上决定了工程是否能通过二次验收移交和较好的工程回报。从另一方面讲如果苗木栽植后不注意科学的养护管理已经成型的树木绿苗可能因病虫害水肥光照、温度外界因素的影响枯萎凋落直至死亡完成再好的绿化栽植工作成了瞎子点灯——白费蜡,园林景观效果也会昙花一现,后继乏力因此要想园林绿化工程获得持久的景观效果,还要切实重视园林绿化质量保修期和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只有在全员、全方位过程中重视了养护和管理工作,让乔木姿态优美、合理生长,灌木、植被按需所长、草木花卉合理布局,园林植物造景效果才能真正体现植物成活率高了,更换苗木的费用减少了,其他养殖、维护费用提高了,景观色彩才会愈加美丽而要做到这一点,固然传统的养护管理方法虽然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但是如果能够把智慧园林系统应用到园林工程的后期养护管理之中,通过各类植物的传感器将苗木的生长、虫害、肥力、生长环境和气温、水文情况传输到信息平台,监控者就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实施有效的治理,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节 常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提升是智慧园林发展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公园城市、智慧园林的今天,作为园林人我们更应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智慧园林、公园城市等新理念的兴起,不仅可以改善我们所居住的环境,而且对于提高园林绿化的水平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作为一名园林绿化工作者,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转变观念,将智慧园林系统逐步运用到园林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对于智慧园林系统,我们不仅要重视智慧园林系统在建设期的应用,还要重视智慧园林系统在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应用双管齐下、齐头并进,使智慧园林系统早日应用到园林绿化工作中,为促进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水平整体提升作出贡献!

    一、改善绿化养护工作的首要条件——科学规划、用心施工

园林绿化工程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使用功能性质和景观效应,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和设计在苗木使用上,忌差异化较大的北树南种或南树北种现象。原则上以乡土树种为主,配以景观植物切实做到适时、适地适树,做到乔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园路、小品、假山、堆石、水景、亭台楼阁动静结合相映成趣按照生态学和美学透视学、景观学、方位学的原理进行合理配置,尽量满足各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空间条件。工程施工完毕后,还要根据不同季节和植物季变化的规律和植物特性,制定相应的养护管理方案和技术措施。严格规范科学的实施养护维护,成活率才比较高,城市画廊作用才会明显。在施工时,如果能借助于智慧园林系统,可以通过BIM技术及三维设计平台,对园林植物的选苗、起苗、包装、运输、栽植等各个环节进行预判和推演,又能通过安装在施工现场的各类传感器,构建智能监控和防范体系。这套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方法和技术的缺陷,而且可以做到安全、有效,布局配置合理。

二、完善绿化养护工作的要环节——建立体系,制订制度、方案与措施

养护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更需要完备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和方案在养护工作中,要做到养护管理思想先进、措施到位、制度健全、分工明确、方案可行养护维护效果好,管理突出的队伍善于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对于养护、维护水平和管理不到位的养护队伍利用因果分析法——“鱼刺图分析查找原因对症下药除此之外,要提升养护和维护管理水平,养护队伍还要舍得在技术、资金、时间上投入,比对相关人员定期请专业老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培养员工的园林绿化知识和审美意识,使得员工不仅掌握养护管理的操作规程,掌握好浇水、施肥、修剪及病虫害的防治植保技术,还要鼓励员工勇于创新和实践,为做好园林绿化养护和维护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升绿化栽植与养护水平的首要任务——土壤整治与改良

在绿化工程施工中,由于绿化工程常常是配套工程,原有的施工场地的土质常常存在建筑垃圾或不适宜栽植的土壤,这就需要对土壤进行整治、复耕、疏松或实施必要的土壤改良科学地进行植物选择和种植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十分重要。因为大多数的植物都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才能保证园林植物的成活和健康生长,为后期的养护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施工前做到彻底、全面的土壤pH 值及养分检测,实施必要的土壤改良,使土壤符合种植物种的生长需求。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徐州土壤容重大孔隙比小、土地饱水量少有机物含量少养分含量不平衡pH值明显碱性化发展这种土壤不仅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到了较大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园林植物的生长态势因此,在园林绿化工程栽植和养护首要的任务就是松土除草、施肥、保证土壤符合苗木生长的需要。

四、提高绿化养护艺术效果必要手段——合理规范的修剪

在园林工程绿化施工养护过程中,对乔木、灌木的合理修剪,都是保证植物抑制水分蒸腾、控制合理生长的主要技术措施。尤其是在养护管理期,合理的修剪是保证乔、灌木姿态优美、比例协调、安全防寒过冬的手段灌木、绿篱、球状植物、花卉草坪实施定期、规范修剪整理,是保持整体景观效果的具体措施。一般情况下,对园林乔木的修剪可分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特殊情况下,也可根据需要进行修剪,如:剪枝、抹芽、摘心、除孽等,但大规模的整形、修剪宜在休眠期进行。对草本植物花卉的修剪,一般在花卉的成长期,为了保持花卉原始的状态,轻易不要修剪整理只有当花卉移植到相应固定位置之后,才可以进行修对草坪的修剪,通常可根据草坪成型的高度来确定修剪时间,当草坪高度大于适宜修剪高度的1/2时,应按照1/3原则进行修剪,以免影响草坪的后期正常生长。对于一般绿篱、模纹、花坛应经常修剪,保持统一的高度、线形、球体形状,使其具有鲜明的图案特色。对花坛中的球根类花卉,开花后应及时剪除花梗,消除枯枝残叶,这样可以使子球发育良好。

除此之外,在绿篱、植被、乔木、花卉、造型的修剪方面,如果能够运用BIM模型,把想要的效果先演示出来,然后在修剪的过程中以此为蓝本,就会少走弯路,快速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巩固绿化养护成果的关键环节——虫害治理

(一)针对绿化植物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常规的方法

针对绿化植物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主要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法三种防治方法。

1. 人工防治

(1) 利用人工或各种简单的机械工具及时剪除病虫枝、挡风枝、遮光枝、徒长枝、枯死枝减少虫害的生存空间。

(2) 捕杀阻击法:即运用摘、刷、挖等手段,将悬挂或依附在植物体和建筑物上的虫茧、虫囊、卵块、卵囊、虫体消灭剪有虫枝叶使其没有繁殖成活的空间。运用捕虫工具,直接捕杀体大、危害强、有假死性或飞翔能力不强的成虫避免其上树产卵,成为虫害。

2. 生物防治

(1) 生物防治:通常是指利用生物天敌相克原理进行防治。如鸟吃虫、虫吃虫,菌治虫等;还有利用生物遗传方法防治,就是通过改变有害虫体的基因成分,使它们后代的活力降低、生殖力减弱,或出现无法遗传的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好,但是科技含量高、周期长、有滞后效应、受环境影响较大、经济成本高,在园林工程中无法大面积实施。

(2) 改善种植土壤环境:对有土传病源的土壤应及时清理、消毒或更换,夏季种植前尽量采用经过腐熟的有机肥合理使用氮肥,增施磷肥、钾肥,不得采用带有植物残体的土壤,及时清除残枝落叶,清除病虫源通道

3. 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是利用各种化学制品药剂来防治植物病虫害杂草、抑制或调节苗木合理生长的方法

在使用方法上一般采用拌种、浸种、喷粉、喷雾等方法。目前由物治疗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效益等优点,而被普遍采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仍将是病虫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生物防治由于自生的局限性而不可能完全代化学防治但是由于其长期使用容易产生环境污染,而且容易产生药害,使害虫出现抗药性,因此要少用、慎用。尤其是在喷药时应注意方法正确,用量准确,人、畜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避免中毒,更要注意喷药时应尽量选择无风、无雨天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二)运用物联技术的智慧园林防虫害治理方法

目前,随着智慧园林事业的发展,智慧园林系统将对绿化养护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虫害防治方面可以利用智慧园林系统的三个层次之中的感知层将会对绿化植物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起到积极作用,因为感知层可以借助于需要检测的每个终端佩戴的传感器,这样每一株植物都有一张自己的身份ID,可感知检测对象的数据参数,尤其是风力、温度、土壤、水质、虫害情况,并且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虫害情况,对症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阻止虫害的大面积发生。

总之,在信息化、智能化的5G时代,作为园林工作的实践者,如果能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把园林工作常规的、科学的、有效的虫害治理方法与智慧园林系统相结合,取长补短,古今相融、就一定能够为实现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起到积极的贡献!

结束语

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综合而又系统的工程他不同于市政、交通和水利工程。工程交接验收后,就意味着工程的终结。而园林工程恰恰相反,工程施工任务的结束,往往是绿化设计意图展现的开始,如果能借助于智慧园林的发展,通过科学合理化的养护管理,就一定会发挥出园林绿化工程应有的景观应。真正实现朗朗晴空、徐徐清风、民生之要、百姓之盼的生态园林、公园城市之梦!

参考文献

1. 孙小茗,段文亮.南京江宁科学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J].现代园艺,2013,(06).

2. 园林绿化工程营造技艺。江苏风景园林协会编著。2020.12

3. 詹燕,胡冠伟,易娟,沈婷.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7).


新维公司 徐随意


上一条:市政工程沥青面层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下一条: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两层连铺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