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中
发布时间:2023-5-31 15:06:30                  点击次数:308

跟风也好,喜欢也是,家中养了一只蓝猫。猫总觉得那张白花花舒服服的大床应该是它的,不停找机会龇牙咧嘴,耍泼打滚,耀武扬威,屎尿乱飞……人与猫也就除了在争夺这块地盘时争执不下,其他也还算相安无事,和谐社会,总之就还没到争抢饭碗的地步。

于是出门后,总会把它关进阳台。不要小看这一方阳台,虽不敢向上攀比,但在它们猫界一定算是响当当的舒适了——24小时食物饮水自助供应,24小时排气消毒封闭式如厕,24小时移动式机器人陪玩,180°全景观浴光天台……竹木生花,玉砌雕栏,满目琳琅,楼台交横。真是任猫无论看向哪个角度,走到哪个位置,都能舒适地一躺,把爪玩弄边上的玩具。

虽然人猫争床案至今未结,但我始终认为当它确信它的阳台比我的床更舒适时,一定会从容让地。直到有一天,当我出门前再次将它抱“阳光大床房”,而后不经意的回望它时,发现猫已经对着窗外伫立许久了。

那窗外有什么?是一群道不清楚由来的鸟,它们三三两两上下撺掇,在方圆盆栽间往来自如,随时可以掀动翅膀消失在楼宇间,不一会儿又在碧天下鸣呖。猫是天生的近视眼,但它的听觉应该可以敏锐的感知到,那忽远忽近忽高忽低忽强忽弱的来去自由的鸟鸣,象征着无限广阔未知的空间。

正当我有些担心它的时候,猫忽然一个机灵的抖动,紧接着上下牙关打起咳颤,嗓子里发出高亢的呜鸣,配合起来凄厉而尖锐。这场景既恐怖又好笑,我当下居然有些不知所措,一时间不知该何去何从。后来查阅资料才知,猫会模仿其他动物的叫声,达到诱捕的目的。我的担心减了大半,虽然猫极其敏感,但还能想着怎么抓鸟吃,至少就不会太郁闷。

动物的野性是刻在基因里的。从小便知道要掩盖自己的排泄气味,三四个月大时就要每天练习抓捕,磨牙磨爪……猫在自然界中也并不算强大,所以会不停找寻高处盘踞,或者隐藏在暗处蹲守,做到进可攻退可守。这都不是我教的,是它们猫族几百万年延承的。所以明明已经有吃有喝,有安居有陪伴,明明通过人类控制性的繁育,已经逐渐退化野性适合家养。但那刻在猫骨子里的性情还是在细枝末节中不经意的流露了出来,包括这模仿鸟叫的天性,让人一下子联想到了——深林之间,一只爪牙锋利、身形矫健的猎手正伺机待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模拟着它们已经熟悉的击杀猎物的动作……

 我忽然不再计较床位之争这件事了。而是在思考:人类因自己的私欲将猫豢养在家中,猫也在舒适温饱的环境中褪去原始,迷失本我;人类付出了金钱与精力,获得了陪伴与满足,猫适应了人类社会规则,褪去野性,获得了衣食无忧——这种交易合适吗?

且不说对人对猫,是否公平合适,但至少是必要的。人类文明进步了,自然环境也被人为改造了,猫祖先从前的那一套放在现代都市中想要生存是极为困难的。且不说家养的猫可以活到将近二十岁,野外的流浪猫蝇营狗苟,也就只二、三年的生存寿命,这还不算上各种天灾人祸,忍饥挨饿,野猫能活到成年已经足够幸运。

所以说,我家的猫,既然这么喜欢外面的世界,把它放出去?呵,不是我埋汰,就它那点三脚猫翻肚皮的功夫,也就可以和我过两招,吃个玩具鼠玩具鸭子,作威作福,目中无人。放到外面去?

作威作福的不止猫吧?你看那几只人类幼崽,仗着爷奶宠着,父母爱着,就不知能掀起多大的风浪了,以为可以去和大人的世界过两招,打几个滚撒几回泼,作威作福,目中无人。放到外面去?

猫需要适应人类社会,我们人不也在适应人类社会吗?

前几天路上偶然看到一个小学生,坐在电动车后座嗷号:“我也有睡觉的权利!“我要举报你家暴我,虐待我,我要打110!”骑车的孩子父亲满脸窘迫,声音细小的说着一些话,看绿灯亮了就慌忙溜出,像是怕周边人数落的样子。

孩子要权利,要平等,要自由。啊,真是孩子。

科研中心 刘纪尧


上一条:村庄
下一条:安全生产安全生活